(通讯员 史丹丹 刘江凌)10月27日至30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贵州大学举行。九州最新登录网址郑燕虹教授团队项目《语言搭桥,实践传神——雷锋故事赋能中国形象塑造》荣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二等奖。
史丹丹、胡云天、禹紫琪、刘江凌等项目成员在郑燕虹教授团队的指导下,发挥外语专业优势,做雷锋精神国际传播的种子,用实际行动践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青年责任,在传播实践与问卷分析的基础上打造了“理论研究+文化宣传+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社区行动”一核五驱的项目模式,构建“文本、情景、视听、学术、文创、实践”六位一体的雷锋故事叙事体系,面向来自俄罗斯、印度、马里、塔吉克斯坦等十余个国家的留学生讲述雷锋故事,形成雷锋故事、纪念馆讲解词多语种翻译20万余字。翻译实践成果受到湖南省委外事委员会办公室、湖南雷锋纪念馆等单位的肯定与表彰,相关事迹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强国平台、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科学网等17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报道。
项目开展以来,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为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通过研讨会、沙龙等形式参与项目指导,关心、部署、指导备赛工作,扎实培育重点项目。该项目还获得第十五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特等奖,郑燕虹教授获评第十五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老师”。
据悉,“挑战杯”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是共青团服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经过30余年的发展,“挑战杯”竞赛成为面向最广大青年学子的实践平台、培养青年学生科学精神的第二课堂、提升青年学生协作能力和集体观念的有形载体。本届“挑战杯”竞赛吸引到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作品、250多万学生参赛。